必发7790登录入口成立于2004年,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32人,博士在读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首批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 “‘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学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培养对象1人 、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入选对象2人等。具有新闻传播行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36%以上。聘请多名新闻单位具有正高职称的负责人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多名资深媒体人士担任实践导师。目前学院设有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等3个本科专业。拥有校级扶持建设学科——新闻传播学。

学院拥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设有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播音主持训练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4K高清实验室、网络电视台、平面媒体实验室、实验剧场等29个实验室,面向学院人才培养和其他相关专业提供专业技能训练与思维模式培养。学院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是江苏省大学生科学影像创作基地、全球Adobe中国授权培训中心AATC教学基地、国际认证ACA授权考试中心、全球Avid培训中国区基地。近3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核心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作品等270余件,获批国家社科项目3项、江苏省社科项目6项、市厅级项目17项等,获得3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

学院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重视政产学研平台建设。近三年来,学院先后与新华云、南京广电集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市教育局、北京小刺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政产学研平台。师生积极参与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微博运营、栖霞区委宣传部《栖霞视点》运营、紫金山APP数据新闻的编辑,并与豌豆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建新媒体工作室、南京小灿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媒体工作室等。

学院建有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等,在实践育人方面成效显著。学院努力探索学生社团思想引领、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新路径,结合专业特色设有“南泠话剧社”、“MCD Club”、“悠悠书弦社”、“拍拍蝴蝶社”“零剧团”等专业社团,积极建设一批创新工作室;学院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万峰林国际电影盛典、省第六届科普公益作品大赛、省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获省级及以上奖项计50余项。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强化教育管理服务、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育人成果显著。近年来,曾获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省优秀学生省选调生等省级荣誉多项;学院侵华日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讲解服务队获“江苏省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并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毕业校友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自主创业7项

学院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方式,努力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合力打造新平台、新引擎、新高地,助力提升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实现校地深度融合。2021年以来,与新华云媒(交汇点新闻)正式成立“新媒体创新实训基地”、与江苏经济报社拟在打造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与共建智媒体创新实训基地、与圆心康德正式成立“党建赋能创新人才”、与南京广电集团合作 “广电+高校”等开展深度合作。